蔣允焄
器物類 - 商業財產
碑碣拓本
1765~1785
寬:92 x 高:265 (cm)
原碑尺寸(寬):92.00 , 原碑尺寸(高):265.00 , 原碑尺寸(厚):0.00
水仙之祀,不知所昉,祠官闕焉;獨演海間漁莊蟹舍、番航買舶崇奉之。然其說百查幻,假借附會,殆如騷所稱「東君」、「河伯」、「湘夫人」流亞歟?郡西定坊,康熙五十四年建廟,志稱「壯麗工巧,甲他祠宇」。蓋有其舉之,莫敢廢矣。
廟前舊有小港,通潮汐、滌邪穢,居民便之,亦神所藉以棲託。歲久汙塞,市廛雜沓,交相逼處,遂侵官道;非所以奉神,即非所以奠民。甲申秋,予諭左右居民撤除之,自祠前達小港;右房舍左撤十二間,右撤七間,袤共一十二丈,廣共三丈,氣局軒敞,廟貌莊嚴。繼自今父老子弟操盂酒豚蹄走祠下者,可無時怨時恫之虞矣。既勒諸石,侑之以歌曰:神所棲兮元冥宮,侶陽侯兮友壬公。風颯颯兮雨瀟瀟,□文魚兮渡洪潮。吹簫兮繫鼓,靈巫酌酒兮醉代神語。蛟龍遠避兮黿迴,浪不使淜滂兮風不使喧與豗。神降福兮祝告虔,祐利濟兮年復年。
賜進士出身、護理福建分巡臺灣道兼提督學政、知臺灣府事、前翰林院檢討、充內閣一統志館纂修官、稽查六科吏書錄書兼宗學右翼教習、翰林院庶吉士、加七級、紀錄六次蔣諱允焄撰文。
乾隆三十年歲次乙酉孟夏穀旦。
神以庇人,人以祀神,神人所親,惟德惟馨。緣水仙宮歷年多、施澤久,廟稍荒、而神像剝;癸未冬,北郊列號起而繪藻粧飾之,計費金六百大員,視舊有加矣。然宮前庭址遽為市廛凌侵,而利涉通津幾變桑田。周道盡力之功,誰其尸之?我恩憲大老爺蔣,蒞政之暇,肅命清故址,除荒穢;歷歲填積,一朝煥然。非公之至德及人,孰能拔其本而濬其源哉!既誌公德以崇神庥,謹附於後,以垂不朽云爾。
北郊商民蘇萬利等、徐寧盛、新泉源、黃駿發、皇裕、德盛、王元祥、泉德、陳岱北、德源、徐德順、陳怡如、黃六吉,董事呂寶善、林大欽、李殿輔、林起珍、李朝璣、陳行忠、侯錫璠、住持僧克宣同立碑。
採拓
登錄號:19580010354
本物件為西元1765年(乾隆30年)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撰文,敘其去年(即文中甲申歲)諭令水仙宮附近居民清除廟前荒穢,疏濬港道汙塞,於是廟貌莊嚴、氣局軒敞;而由地方士紳、郊舖等共同勒石,以誌德澤。 水仙宮建於西元1683年(康熙22年),主祀大禹,配祀屈原、伍員、項羽、奡王諸神。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